DSC_7951----.jpg

 終於實現富士山山腳下露營的夢想

只是富士山總躲著不見人

讓這趟行程有著一絲絲的抱撼

 

今年1月的名古屋行原本就想來田貫湖露營

但因為太冷被投反對票

於是乎才改成滑雪行   [詳見]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4月的時候再度訂到虎航暑假的促銷票

說什麼也要來圓這個夢

訂完票後發現一個驚訝+一個驚喜

驚訝是強碰日本9天連假

驚喜是有機會見到一年僅兩次的鑽石富士

 

田貫湖是一座人工湖

位在富士山西邊

這裡的南側露營場是相當受日本人喜愛的露營地點

有美麗的草皮及面湖景觀

但耳聞小黑蚊肆虐(連官網都有提醒)

讓我們擔心了一下

這次全程長褲+鞋襪

得以全身而退

 

一卡29吋的行李箱

裝著24公斤的露營裝備

它在我們的旅途中其實一直躺在出租車的後車箱中

萬一天氣不好啟動雨天備案住東橫inn

很可能就原封不動再帶回台灣

 

因為科羅莎颱風的關係

我們先到河口湖住了2

看天氣放晴了

於是在8/17前來田貫湖

這天星期六

是日本10天連假的最後一個週末

...好久沒有遇到帳帳相連了

 

這次帶雙峰帳來

因為它+營柱的重量只有7公斤

跟動輒15公斤以上的帳篷相比十分輕量

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沒搭它了

怎麼搭怎麼怪

經老婆提點

原來是我帶錯營柱了()

240公分的營柱結果帶成280公分的

哎哎哎~怎麼搞這個烏龍

最後是把營柱斜放

讓營柱頂離地面的高度大約為240公分

 

來到田貫湖

富士山躲著不見人

只好先環湖看看風景

環湖步道一圈3.3km

我們租了腳踏車

騎一圈大約20分鐘

然後回帳篷繼續等富士山露臉

很可惜

今天無緣見到它

傍晚還下起了小雨

天還沒黑我們就開車到富士宮的AEON Mall去覓食了

 

田貫湖的鑽石富士發生在每年420820左右

亦即太陽會從富士山山頂昇起

隔天還沒5點我就醒了

拉開帳篷就看到富士山出現在眼前

好感動

隨便拍了2張照後就趕快拎著腳架相機往展望台(viewing deck)移動

心想營地的富士山晚一點再慢慢拍就好(殊不知它後來又躲起來了)

走路約10幾分鐘來到展望台

呵呵~

第一排的位置早已被佔滿

我只能站後面把相機拿高高地拍

這時富士山清晰可見

先拍拍逆富士山(富士山倒影)

最後的鑽石富士摃龜

5點站到6點多才等到日出

日出前富士山已經被雲霧籠照了

就這樣

一直到我們離開田貫湖

它。沒再出現

DSC_7821-.jpg

DSC_7912-.jpg

DSC_7853-.jpg

IMG_20190817_112705.jpg

IMG_20190817_112747.jpg

DSC_7834-.jpg

DSC_7896-.jpg

DSC_7830-.jpg

DSC_7909-.jpg

IMG_20190817_112934-.jpg

DSC_7851-.jpg

DSC_7848-.jpg

DSC_7856--.jpg

DSC_7832-.jpg

DSC_7828-.jpg

DSC_7835-.jpg

DSC_7836-.jpg

DSC_7837-.jpg

DSC_7838--.jpg

DSC_7859--.jpg

DSC_7860-.jpg

DSC_7862--.jpg

IMG_20190817_140217.jpg

DSC_7870-.jpg

DSC_7878-.jpg

DSC_7866-.jpg

DSC_7880-.jpg

DSC_7881-.jpg

DSC_7849-.jpg

DSC_7843-.jpg

DSC_7890-.jpg

DSC_7891-.jpg

DSC_7884--.jpg

DSC_7885-.jpg

DSC_7886-.jpg

DSC_7911-.jpg

DSC_8014-.jpg

DSC_7924-.jpg

DSC_8098-.jpg

IMG_20190817_153725.jpg

IMG_20190817_160442_HHT.jpg

DSC_7926-.jpg

DSC_7936-.jpg

DSC_7947-.jpg

DSC_7938-.jpg

DSC_7950--.jpg

DSC_7952--.jpg

DSC_7998-.jpg

DSC_7956--.jpg

DSC_7958--.jpg

DSC_7984----.jpg

DSC_7985-.jpg

DSC_8000-.jpg

DSC_8017-.jpg

DSC_8024-.jpg

DSC_8035-.jpg

DSC_8036-.jpg

DSC_8039-.jpg

DSC_8043-.jpg

DSC_8045-.jpg

DSC_8047-.jpg

DSC_8049-.jpg

DSC_8094-.jpg

DSC_8095-.jpg

DSC_8010-.jpg

DSC_8103-.jpg

DSC_8110-.jpg

DSC_8532-.jpg

DSC_8538-.jpg

1566700061-2331289603_l.jpg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6346-.jpg

這一款歐包真是讓人驚喜

飽滿的土豆仁

十足的麥香味

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DSC_6371-.jpg

最近勤練歐包

吳寶春的法棍整形影片反覆看

弓起手掌

拍麵團排氣1/3

感覺自己已慢慢掌握到歐包整形手法

搭配石板及噴霧器

還是可以烤出外皮有嚼勁

內部組織柔軟的歐包

在升級專業蒸氣烤箱前

仍舊是由Dr. Goods烤箱擔任好幫手

DSC_6343-.jpg

配方十分簡單

高筋麵粉:500g

低糖酵母:2.5g

鹽: 9g

水+紅龍果:400g (註)

水煮花生仁:150g

註:紅龍果算在水量裡,做過紅龍果230+水170與紅龍果200+水200的,後者比前者黏。若受不了太黏可以酌量減少水份。 

DSC_6263-.jpg

DSC_6267-.jpg

DSC_6269-.jpg

DSC_6270-.jpg

無油無糖歐包跟法國麵包一樣

需要較長時間發酵

這邊採取分段冷藏作法

第一天打麵團

第二天烤

這樣分段的好處是平時上班也可以利用晚上的有限時間來做

 

作法:

第一天晚上

花生仁除外的材料丟入攪拌缸

慢速混合至無液體時

轉為快速打到薄膜

取出麵團

以切拌方式揉入花生仁

*若麵團終溫太高,拌入花生仁的時候可以在麵團下方墊冰寶降溫*

基礎發酵30分鐘

翻麵

抹粉後放入冰箱冷藏

DSC_6352-.jpg

DSC_6279-.jpg

DSC_6283-.jpg

第二天早上(上班前)

取出麵團

分割成3等份

每份大約350g

輕輕整圓後抹粉繼續冷藏發酵

DSC_6284-.jpg

DSC_6286-.jpg

DSC_6287-.jpg

DSC_6288-.jpg

DSC_6289-.jpg

第二天下班後

將麵團取出退冰半小時

開始抹粉整形

動作要輕盈

保留部分氣體在麵團裡

抹粉後放到帆布上進行最後發酵一小時

*歐包含水量高,麵團比較軟,利用帆布可以讓麵團發酵時不至扁掉*

DSC_6292-.jpg

DSC_6294-.jpg

DSC_6296-.jpg

烤箱放入石板並預熱上/下火:250C/250C

將麵團從帆布上移至烤盤

灑上高筋麵粉

割線

溫度到250C時

在麵團上噴水

將麵團送入烤箱並將溫度調為220C/200C

2分鐘開烤箱門補一次噴水

5分鐘再補噴一次

一共烤30分鐘

DSC_6297-.jpg

DSC_6298-.jpg

DSC_6301-.jpg

DSC_6304-.jpg

DSC_6306-.jpg

DSC_6308-.jpg

DSC_6310-.jpg

DSC_6320-.jpg

後來再做時怕第二天早上上班來不及

所以第一天晚上第一次基發後

翻麵

再第二次基發1小時

然後分割麵團

冷藏到第二天下班時再拿出來繼續操作

也是可以的啦 

DSC_6330-.jpg

DSC_6334-.jpg

 

DSC_6358-.jpg

DSC_6359-.jpg

DSC_6365-.jpg

DSC_6376-.jpg

DSC_6382-.jpg

最近實在太愛這款麵包

三不五時做來吃

身旁有些朋友也吃過了

大家都說好吃唷~

真開心

DSC_6853-

DSC_6848-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SC_5713-.jpg

早上做完鳳梨歐包

馬上整裝出發

來山上透透氣

228後已經整整3個月沒露營

帳篷都快發霉了

 

待續..

DSC_5689-.jpg

DSC_5730--.jpg

DSC_5749-.jpg

DSC_5820-.jpg

DSC_5826-.jpg

DSC_5779-.jpg

DSC_5828-.jpg

 

~雲深不知處~

 

 

DSC_5835-.jpg 

DSC_5831-.jpg

DSC_5832-.jpg

DSC_5842-.jpg

DSC_5844-.jpg

DSC_5849-.jpg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SC_5669-.jpg

繼續練習法包/歐包

這次試做的麵包是鳳梨歐包

 

高餐陳豐昇老師今年5月出版一本台味歐包

將台灣水果如鳳梨、紅龍果、百香果等揉入歐式麵包

博客來網站有部份內容試閱   連結

看起來作法都有精美圖片輔助

覺得是很棒的一本書

不過厚厚的一本書

價格也不太便宜

所以還在觀望還沒入手

 

這次試做的鳳梨歐包詳細食譜有開放在博客來的試閱

所以偶很仔細地閱讀

將煩瑣的步驟條理地印到腦子裡

 

前幾天家裡一顆鳳梨比較酸

所以就留了200克的鳳梨果肉(書中一半份量)

200克的水

煮滾後放涼

再放到冰箱備用

 

因為這個食譜有一個8~12小時的冷藏發酵步驟

一直思考著該何時製作

後來想到8~12小時剛好是睡眠時間

所以可以晚上開始製作

睡一覺再繼續

所以適合星期五晚/星期六早

或是星期六晚/星期日早

 

昨天下班後一回到家

馬上秤好食材開始揉麵糰(500克高粉,書中一半份量)

然後進行基礎發酵

利用空檔吃晚餐

基發後進行一次翻麵再繼續發酵

這次翻麵有確實照書上的作法

像摺棉被般摺好

繼續發酵的時間幫小孩洗澡

發酵好後分割成三等份

每份有300

小心地輕輕地滾圓後封好放入冰箱進行8~12小時冷藏發酵

我大約晚上8點半送入冰箱

隔天早上5點半拿出來

所以冷藏發酵時間約9小時

 

放室溫稍微回溫後

開始小心拍氣整型

然後放到發酵布上發酵

發酵完成前開烤箱預熱

把石板放到Dr. Goods烤箱底部 

上/下火訂250度開始預熱

發酵好的麵糰用板子移到烤盤上

(其實本來想移到烘焙紙上然後再以披薩木鏟直接放上石板,但是三個麵糰放在披薩鏟上太擠了只好用烤盤)

烤箱溫度到達250時開始進行灑粉及割線

上次法包割線割得好醜

這次慢慢割

沒想到還割得蠻漂亮的

接下來就是蒸氣噴法

看仔細哦~

 

---Dr. Goods烤箱噴蒸氣祕技---

 

麵糰入爐前先噴水

噴霧器拿遠一點

遠遠地/高高地噴

讓水氣輕輕均勻地落在麵糰表面

不要對著麵糰直接噴

噴好後然後馬上送入烤箱

然後上/下火調回書上的溫度

2分鐘後開烤箱門往裡面噴水氣一次

5分鐘時再補一次

這是這次蒸氣的做法哦

效果還不錯

上次做法棍在烤箱裡放水盆製造蒸氣的效果好

裂得很漂亮呀

自己覺得很滿意

 

放涼後切開

看看組織孔洞有沒有進步

結果還是沒有大孔洞

繼續努力囉~

 

Ps. 這次的鳳梨歐包有滿滿的麥香味,很好吃~

 

DSC_5601-.jpg

DSC_5946-.jpg

DSC_5948-.jpg

DSC_5949-.jpg

DSC_5950-.jpg

DSC_5952-_調整大小

DSC_5954-_調整大小- 

DSC_5639-.jpg

DSC_5643-.jpg

DSC_5648-.jpg

DSC_5653-.jpg

DSC_5675-.jpg

DSC_5667-.jpg

DSC_5664-.jpg

DSC_5671-.jpg

DSC_5676-.jpg

DSC_5677-.jpg

 

 

6月5日練習

DSC_5955-_調整大小DSC_5956-_調整大小DSC_5963-_調整大小DSC_5965-_調整大小DSC_5968-_調整大小DSC_5970-_調整大小DSC_5976-_調整大小DSC_5979-_調整大小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5998-_調整大小

剛開始進入烘焙世界的階段

也曾有一陣子很積極練習法國麵包

但你也知道

一開始一定都做不好

硬邦邦的很難吃

加上媽媽年紀大牙齒不好

所以後來就只做台式軟麵包

 

最近吃了同事做的歐包

麥香風味濃郁

組織氣孔粗大

外皮咬勁十足

內部十分柔軟

十分地驚豔

再度燃起製作無油無糖法包/歐包的衝動

 

¯¯¯¯¯同事的歐包

DSC_5483-

 

今天起個早

打了500克麵粉的麵團

再度嘗試法國麵包

躲在冰箱角落多年的麥牙精再度拿出來使用

還有之前用不到幾次的發酵布又被我找出來

分割了2300克麵團練習整形與烘烤

剩下的麵團冷凍以後當老麵用

 

好先生烤箱無蒸氣功能

這次採用石板底下放水盆的方式製造蒸氣

效果差強人異

倒是麵包有點氣孔出現了

繼續練習

看能不能把氣孔變多變大

 

DSC_5563-.jpg

DSC_5565-.jpg

DSC_5568-.jpg

DSC_5570-.jpg

DSC_5572-.jpg

DSC_5573-.jpg

DSC_5575-.jpg

DSC_5576-.jpg

 

DSC_5586-.jpg

 

DSC_5583-.jpg

DSC_5585-.jpg

 

2019.06.07練習

裂紋跟氣孔都有點進步了

DSC_5982-_調整大小

DSC_5996-_調整大小

DSC_5994-_調整大小

DSC_6027-_調整大小

DSC_6033-_調整大小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2952683_10215615399231875_1751795556629348352_o.jpg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這篇是推抗文

滑雪實在太好玩了

#飛驒位山滑雪場介紹

#帶小孩第一次滑雪紀錄

#本次滑雪費用

另一篇  滑雪裝備篇 - 淘寶+迪卡儂+DIY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去年9月虎航促銷時  訂到了高雄-名古屋的寒假機票

原本有想去富士山旁的田貫湖露營

但是被罵瘋子會冷死

左想右想

那帶小孩去滑雪好了

 

滑雪前可以先滑滑相關網路社群

SNOWKON 滑雪控

Skidiy日本自助滑雪討論區

行前加入上述兩個FB社團

發現滑雪活動好蓬勃啊~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話說我以前在美國唸書的時候

有個雪場離學校約1小時車程

當年跟著朋友一起去體驗

由會滑的人(有滑過幾次)教不會滑的人

基本上是學八字(pizza)減速滑行

然後就可以自己在雪場遨遊了

一趟車程再加上滑雪器具租借

對當時唸書的窮學生

算一筆額外開銷

所以印像中

在美國5年間好像只去過雪場2~3

現在想想

那時真的太笨了

跟現在去一趟日本滑雪費用比起來

實在小巫見大巫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行前讓小孩看了很多youtube上的滑雪影片

提高他們的興趣

也從影片中學習一些基礎

Youtube上很多滑雪教學

也有小朋友滑雪影片

找到一位拿大華人的教學影片

讓他們先知道怎麼剎車

什麼是魔毯

如何做pizza (內八字滑行)

以及如何上纜車

我也順便學一下如何平行滑

另外

滑雪兄妹的影片也很勵志

讓他們還沒出發就很期待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這次由名古屋機場進出

所以找離名古屋車程不會太遠的雪場

主要鎖定平時人少的雪場

纜車數量或雪道數量不用多

費用相對較低

但要有魔毯

在網路上找到幾篇關於飛驒位山Mont Deus雪場的文章

覺得那裡很符合需求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Mont Deus モンデウス飛騨位山(道の駅・スキー場)

Mondeus飛驒位山滑雪公園自2020年4月1日起由高山市直接管理,並以高山市位山交流廣場(暱稱:Mondeus公園)「高山市民滑雪場」開始營運。

新網址:https://www.city.takayama.lg.jp/shisetsu/1004139/1000043/1018844.html

位於岐阜縣高山市

是個很小的雪場

只有2條纜車4條雪道

有玩雪公園及魔毯

所謂魔毯(magic carpet

就是一條輸送帶

可以把人帶到上坡處

這樣可以省去爬坡的力氣

對初學者來說比較輕鬆

對玩雪盆的人也很輕鬆

這裡假日人很多

但平日人非常少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這個雪場有免費的接駁車

往來JR高山站跟雪場

自駕的話有個很大的免費停車場(有些雪場停車要收費)

進入雪場基本上是不需要費用的

你可以用走的到雪場的任何地方去玩雪

但若想要省力就花點錢買魔毯券或纜車券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官方服務中心是一棟有Mont Deus字樣的建築物

纜車券就是在這裡買

每週二的纜車一日券只要1000

可以儘量安排星期二來

官網也有一些coupon可以利用

一樓設有滑雪器材租借

以及洗手間與更衣室(Locker Room

二樓有餐廳及休息室

除了這棟官方建築外

週邊還有好幾家餐廳

有的餐廳也有自己的滑雪器材租借

我們最後是在分水嶺這家餐廳租ski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雪場中央有一條長長的纜車通到山頂

從山頂可以選擇黑線紅線或綠線下來

雪場左邊有一條比較短的纜車

從那邊下來的雪道是比較平緩的綠線

從山頂的綠線下來也會接到這裡的綠線

不論是魔毯或纜車

都有工作人員把關協助

這裡的工作人員很親切

我們還跟其中一個工作人員交了朋友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我們一共在這個雪場滑4

第一天一早從名古屋開車上來

中午抵達雪場

好多人哪

應該是假日(星期天)的關係

我們在分水嶺餐廳吃午餐

也就近在這個餐廳租雪具

那天是一位老先生租我們雪具

給我們一個超佛心的優惠價

一大二小共三組ski sets只要3500

這天我自己沒租

因為要教小孩滑雪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

^^ 此為分水嶺餐廳之租借料金,非官方租借中心。

­

­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行前準備了小孩的滑雪輔具

利用繩子在小孩後面拉著幫忙減速

這是在美國滑雪時看來的

一直想著哪天也可以拉著自己的小孩滑雪

2個小孩穿上ski很興奮

開始練習pizza減速滑行

小孩跌倒通常沒有什麼傷害

因為身高矮體重輕

地心引力的作用小

所以這是個適合小孩學習的活動

老大John很快上手

老二Ray跌倒次數多

但都能自行爬起來繼續滑

幾趟下來

他們倆已經可以自行在魔毯區滑行

跌倒也可以自起站起來

看起來玩得很開心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當初找雪場時就特地要找人少的雪場

這樣才不用擔心要閃人或被人撞的危險

這裡假日人還是很多

但時平日幾乎沒什麼人

倒是有不少小朋友的教學活動

觀察到一個現象

就是日本小朋友只教ski

反觀國內一堆小小孩就學snowboard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兩光老爸教學

兩個小孩的成果驗收

 

 

 

 

 

帶小孩滑雪@飛驒位山滑雪場 Mont Deus #日本高山

 

花費概況:

 

機票    台幣22886元

虎航高雄-名古屋來回4人含選位及托運行李(去程35公斤,回程40公斤)   

 

雪具租賃(ski sets)

1/20(日) 3500  (大人1500円+小孩1000円*2)

1/21(一) 8000  (大人2500円*2+小孩1500円*2)

1/22(二) 7000  (同第二天再優惠1000)

1/23(三) 7000  (同第二天再優惠1000)

 

雪票

1/20(日)   2040  (魔毯一日券510円*4)

 1/21(一) 6220  (纜車一日券大人2070円*2+小孩1040円*2)

 1/22(二) 4000  (週二櫻之日纜車一日券1000円*4)

 1/23(三) 6220  (纜車一日券大人2070円*2+小孩1040円*2)

 

租車5天 51073円   (1/20-24,TimesCar租車公司,車型:TOYOYA CorollaFielder)

高速公路Pass 9500円 (  CEP   5天+ EIP) 

 

住宿

高山 岩瀧莊3晚 台幣8500元 (1/20, 1/21, 1/22, 含早餐,Agoda訂房)

平湯 岡田旅館1晚 台幣14000元 (1/23, 和樂亭一泊二食,Agoda訂房)

 

裝備   請看 滑雪裝備篇 - 淘寶+迪卡儂+DIY

 

未完待續~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Wecampwe explore

這次純粹為爬山而來

星期六先來露營住一晚

晚上竟然下了場大雨

雨還真大

 

這次帶了棉單峰

沒有防水膠條

怕漏水只好補搭個Kelty天幕

還好雨後隨即放晴

可以眺望夜景

可以飽覽星斗

天晴一路到隔日

 

晚上白飯特地多煮了一點

因為要準備隔天吃的三角飯糰

上個月茱莉亞看到大潤發有特價

買了兩組三角飯糰海苔

有附模子

這次特地拿來試做

晚餐後就把剩下的飯做成三角飯糰

 

第二次來爬力里山

上次是從大漢林道約8.5K處的登山口進入

這次原本打算再輕鬆一點

9.5K處的力里5號登山口開始爬

結果聽說那段大漢林道在修路

~啊~啊~

然後被建議從寶慧休息讚上面的第一關登山口

這樣反而要走比第一次來的時候久ㄟ

看來偷吃步的計畫泡湯了

 

來到描述的那個路口停好車後

往內走找到登山口

遇到一位長者獨自來爬山

後來一路上常常遇到他

有時候是我們超越他

有時候是他超越我們

有時候我們一起聊聊天

 

上山的時候

老二頻喊累

直說不想爬了

只好時時刻刻拿出小點心來鼓勵他

就這樣一步一步地

最後

我們還是登頂了唷!

 

上次爬完山後

就想買個登山背包來用

去年趁雙11時淘了一個減壓登山背包

這次第一次出勤

好揹

這次也記得把好市多的登山杖帶來

結果被小孩搶去用

看來需要再添購2

 

第二次爬力里山

原路來回

上山花了快2小時

下山只要1.5小時

回到營地已經下午2

 

又是一次筋疲力盡的行程

可是已經在想著下次什麼時候要再來了啊~

 

 

DSC_1433-.jpg

DSC_1435-.jpg

DSC_1441-.jpg

DSC_1455-.jpg

DSC_1453-.jpg

DSC_1497-.jpg

DSC_1458-.jpg

 

route

 

 

181769.jpg

 

IMG_20190106_114103.jpg

IMG_20190106_115830.jpg

IMG_20190106_122155-.jpg

IMG_20190106_123403.jpg

IMG_20190106_140556.jpg

DSC_1547---.jpg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1287-2.jpg

跨年小團露

看看本團露友多會煮

滿桌菜

吃好撐

最後有吃光哦~

(隔天"中午"才吃光~~)

還有刺激的交換禮物活動

 

第一次帶行動烤箱外出烤披薩

怕失敗

所以只準備了5個披薩的麵團份量

做甜的香蕉披薩當甜點

沒想到

很成功哦

好幾位青少年守在烤箱旁

披薩一出爐就開始瓜分

 

這次出動2頂帳+2頂天幕

深深害怕師丈相隨

回家曬帳曬不完

因為氣象報導全有雨

還好最終天氣晴朗

而且一點也不冷

快樂的結局

 

DSC_1163-.jpg

DSC_1165-.jpg

DSC_1167-.jpg

DSC_1168-.jpg

DSC_1169-.jpg

DSC_1170-.jpg

DSC_1173-.jpg

DSC_1174-.jpg

DSC_1175-.jpg

DSC_1176-.jpg

DSC_1177-.jpg

DSC_1182-.jpg

DSC_1189-.jpg

DSC_1194-.jpg

DSC_1197-.jpg

DSC_1199-.jpg

DSC_1213-.jpg

DSC_1239-.jpg

DSC_1242-.jpg

DSC_1243-.jpg

DSC_1247--.jpg

DSC_1257-.jpg

DSC_1258-.jpg

DSC_1265-.jpg

DSC_1270-.jpg

DSC_1272-.jpg

DSC_1274-.jpg

DSC_1275-.jpg

DSC_1277-.jpg

DSC_1279-.jpg

DSC_1282-.jpg

DSC_1284-.jpg

DSC_1285-.jpg

DSC_1288-.jpg

DSC_1292-.jpg

DSC_1294-.jpg

DSC_1297-.jpg

DSC_1314---.jpg

DSC_1316-.jpg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288-.jpg

47043377_10214965608827521_6541909832385953792_o.jpg

46648931_10214965609107528_7330169573972377600_o.jpg

46939926_10214965609907548_5497342694730498048_o.jpg

46675948_10214965610907573_7861053993051488256_o.jpg

46511097_10214965611067577_4390229958388088832_o.jpg

46826682_10214965610227556_2871567077716525056_o.jpg

46648948_10214965613867647_3626862382665433088_o.jpg

46804893_10214965611587590_3306493930173890560_o.jpg

46911418_10214965615107678_5607556589247528960_o.jpg

46525324_10214965624627916_6986587347231965184_o.jpg

47046089_10214965625387935_1755070164249870336_o.jpg

46811561_10214965607587490_8062563297255227392_o.jpg

46811873_10214965607867497_5102660312901877760_o.jpg

46939923_10214965608347509_928160905319940096_o.jpg

46662386_10214965628188005_6795419993564512256_o.jpg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9941-.jpg

這一露實在很糾結
原本想趁小孩星期一補假時露營
結果兩個大人都在感冒
去或不去好?
天人交戰了好幾天
最後還是決定成行
趕快跟星期一的鋼琴課請假

感冒中不宜到山上冷的地方
那就往南邊跑
迎向墾丁的陽光
第一次來巨石咖啡
帳篷就搭在海灘邊
小孩迫不及待跑去玩沙

因為感冒
所以這晚外食
開車到恆春亂晃
找到這家花時找食餐廳
順便慶祝兩個小孩的生日
(餐點很好吃哦,餐廳後方還有停車場)

這裡是萬里桐潮間帶
沙灘上到處都是寄居蟹
趁第二天早上退潮時
到礁岩上去觀察
水中生態非常豐富

最後小孩玩沙玩到不想回家
硬是把他們拖上來沖洗
下午4:30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原來悠活就在隔壁
#旁邊要開一家新的露營區 #萬里桐潮間帶露營區

 

DSC_0073-.jpg

DSC_0100--.jpg

DSC_0066-.jpg

DSC_0091-.jpg

DSC_0074-.jpg

DSC_0079-.jpg

DSC_0089-.jpg

DSC_9780--.jpg

DSC_9788-.jpg

DSC_9821-.jpg

DSC_9828-.jpg

DSC_9836-.jpg

DSC_9844-.jpg

DSC_9860-.jpg

DSC_9869-.jpg

DSC_9924-.jpg

DSC_0016-.jpg

DSC_0039-.jpg

DSC_0045-.jpg

DSC_0047-.jpg

DSC_0049-.jpg

DSC_0051-.jpg

DSC_0056-.jpg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8489-s.jpg

蔥麵包是老爸生前最愛的一款麵包

只是會作麵包是這幾年的事

沒能親手作給老爸吃

 

之前作蔥麵包是作成一顆一顆的樣子

這次作成排包

500克麵粉的麵糰一個好先生烤盤就可以解決

 

麵糰配方:

高筋麵粉 500 g

50 g

8 g

奶粉 15 g

速發酵母 5 g

1

290 g (+=340 g)

奶油 40 g

 

 

DSC_4538-_調整大小

DSC_8487-s.jpg

DSC_8883-.jpg

DSC_8863-.jpg

DSC_8864-.jpg

DSC_8865-.jpg

DSC_8866-.jpg

DSC_8867-.jpg

DSC_8870-.jpg

DSC_8872-.jpg

DSC_8873-.jpg

DSC_8874-.jpg

DSC_8875-.jpg

DSC_8880-.jpg

DSC_8882-.jpg

DSC_8887-.jpg

DSC_8888-.jpg

DSC_8885-.jpg

DSC_8889-.jpg

DSC_8893-.jpg

DSC_8894-.jpg

DSC_8895-.jpg

DSC_8899-.jpg

DSC_8904-.jpg

DSC_8476-s.jpg

DSC_8482-s.jpg

DSC_8914--.jpg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7879-.jpg

第一次在營地待不到24小時

星期六下午2點才抵達美綠

因為有人上午還得去學校研習

星期天中午以前我們就拔營離開了

因為我想去一個小小的露營地看看

 

離開美綠後

我們來到茂林風景區的布魯布沙吊橋

吊橋的另一邊是車子無法抵達的地方

環境十分原始天然

還遇到一隻肥嘟嘟的獼猴

露營區大門深鎖

但可以看到裡面的樣子

 

接著轉往新威森林公園

往來高雄六龜無數次了

但卻是第一次轉進這裡

今天剛好遇到 “山那邊的市集” 活動

整個園區好大

種了好多樹

下次可以帶阿嬤來這裡走走

 

離開新威森林公園時還很早

再前往美濃中正湖

原本只想找個地方停車下來看看拍拍照

沒想到兩個小孩都說要環湖走一圈

還好那天不是太熱

走完一圈大約一小時

第一次來美濃湖

覺得風光美

散步很舒服

 

這次露營回來

隔兩天還累累的

睡到差點來不及上班

看起來是有累到

 

DSC_7877-.jpg

DSC_7883-.jpg

DSC_7889-.jpg

DSC_7891-.jpg

DSC_7894-.jpg

DSC_7908-.jpg

DSC_7914-.jpg

DSC_7916-.jpg

DSC_7926-.jpg

DSC_7934-.jpg

DSC_7936-.jpg

DSC_7951-.jpg

DSC_7959-.jpg

DSC_7961-.jpg

DSC_7971-.jpg

DSC_7973-.jpg

DSC_7974-.jpg

DSC_7983-.jpg

DSC_7985-.jpg

DSC_7993-.jpg

DSC_7998-.jpg

DSC_8002-.jpg

DSC_8020-.jpg

DSC_8048-.jpg

 

 

DSC_8089-.jpg

DSC_8091-.jpg

DSC_8094-.jpg

DSC_8100-.jpg

DSC_8102-.jpg

DSC_8117-.jpg

DSC_8118-.jpg

DSC_8121-.jpg

DSC_8123-.jpg

DSC_8132-.jpg

DSC_8133-.jpg

DSC_8146-.jpg

DSC_8150-.jpg

DSC_8153-.jpg

 

 

 

 

 

DSC_8187-.jpg

DSC_8193-.jpg

DSC_8194-.jpg

DSC_8200-.jpg

DSC_8209-.jpg

DSC_8213-.jpg

DSC_8214-.jpg

DSC_8215-.jpg

DSC_8221-.jpg

DSC_8223--.jpg

DSC_8230-.jpg

DSC_8224--.jpg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7409-.jpg

一個放了4年的口袋名單營地

離高雄市區很近

聽說很漂亮

設備很完善

網路上持續有人貼圖貼文討論

慢慢地

有一些負面的評價出現

有人說服務人員態度差

有人連假去遇到通宵打麻將的

有人遇到喜宴很吵雜

這個點就這樣一直放在口袋裡

 

最近天氣稍微轉涼

開始物色平地營區

原本想去保力林場

一個也是放了4年的口袋名單營地

打電話聯絡時

林場的管理員林先生說保力林場已經不再開放露營

因為屏東縣政府不准

真是晴天霹靂呀~

都還沒去過呢!

看來名單也不能放太久

 

後來又想起了美綠

FB查查看有沒有關於美綠最近的貼文

結果發現好像有一年多沒有關於它的貼文

心中好奇著是否大家已經遺忘這個曾經熱鬧滾滾的熱門營地

 

存著一種碰運氣的心態

打算星期六直接去看看

如果不OK的話

備案是去六龜森林生態花園農場露

反正那邊很大一定有位置

 

車程只要45分鐘

就從家裡抵達美綠

進入園區時眼睛先瞄一下四周

發現沒有任何帳篷

心中不禁暗爽了一下

然後乖乖地把車子停服務中心旁的停車場

(曾經看過有人貼文說車子先入園區再去繳費,結果被服務人員罵偷跑)

由我下車去服務中心問問看

是不是可以露營?

服務中心的接待小姐說

夏天雨季長未開放

(我覺得應該是夏天太熱+蚊子太多+下雨太泥濘,所以沒人來)

10月開始開放露營

今天沒有人預訂

 

所以

我們就留下來了

填了一張表格

付了一晚800元的費用

服務小姐給我一小張卡片上寫著車牌與日期

是要放在車內前擋上辨示用

然後她帶著我大概介紹了一下園區設施

以及搭帳與停車空間

然後她就回去忙了

 

美綠的草皮經過一個夏天的休養

綠油油像地毯般

搭配著園區遍植的大樹

美極了

場地好大

要搭哪裡還考慮了好久

最後選在一棵大樹下搭天幕

旁邊搭單峰睡帳

搭帳的時候

來了第二組客人

所以這晚是兩帳包場

 

午後的天氣有點悶熱

有些蚊子(大黑蚊)

入夜後倒有些涼意

蚊子也下班了

過一陣子

天氣再涼一些後

這裡不知道還會不會像前幾年般湧入滿滿的露營人潮

這次就讓我們享受難得的清靜假期

 

DSC_7334-.jpg

DSC_7362-.jpg

DSC_7344-.jpg

DSC_7354-.jpg

DSC_7357-.jpg

DSC_7361-.jpg

DSC_7363-.jpg

DSC_7364-.jpg

DSC_7368-.jpg

DSC_7370-.jpg

DSC_7391-.jpg

DSC_7399-.jpg

DSC_7400-.jpg

DSC_7414-.jpg

DSC_7417-.jpg

DSC_7429-.jpg

DSC_7456-.jpg

DSC_7467-.jpg

DSC_7510.jpg

DSC_7526-.jpg

DSC_7550-.jpg

DSC_7596-.jpg

DSC_7610-.jpg

DSC_7645-.jpg

DSC_7652-.jpg

DSC_7349-.jpg

DSC_7617-.jpg

DSC_7618-.jpg

card.jpg

intro.jpg 

DSC_7722-.jpg

DSC_7720-.jpg

DSC_7721-.jpg

DSC_7723-.jpg

DSC_7725-.jpg

DSC_7726-.jpg

DSC_7730-.jpg

後紀:

這裡的設備還不錯

營地就近有電源及水槽

廁所集中在一棟

浴室集中在另一旁

有熱水機可飲用

星期天中午收帳時

園區來了好多客人

是來用餐的

難怪網路上有人說來這裡露營會被參觀

因為這裡有民宿、餐廳與露營區

還設有婚宴會館

是複合式經營

用餐客人的車子就停在露營區旁

有空位就插進來停

可以想像如果有喜宴或用餐人數多的話

肯定車子會停得很擁擠

也會有較多閒雜人等進入露營區內活動

影響露營客人的權益

要去的人可以自行評估一下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7169--.jpg

A solution to connect a tarp to Soulwhat Plato single pole tent.

一直很想像雙峰帳一樣

在單峰的頂端接一塊天幕

但是單峰帳不像雙峰帳那樣在峰頂外有做布環可以直接用D扣連結天幕

而且單峰帳的結構也不適合被天幕單向施力

對於單峰帳跟天幕的結合方式

真的是想破頭又想破頭

 

一直到有一天

朋友傳來一段youtube影片(影片二)

看完之後

不就是我一直想破頭也想不到的解決方法嗎

所以一直想找個時間來效法一番

 

入手Soulwhat棉單峰之後

有注意到日本Tent-Mark Designs出的一款棉單峰Circus TC

外觀很粗礦

價格十分迷人(直接去日本搬的話)

有在Instagram上追蹤它的蹤跡

 

它的底部是五角形的

搭帳的時候

用它附的一塊五角形的布

以及長度剛的繩子

先將帳篷的五支營釘下到正確位置

再把帳篷底部五個點扣到營釘上

[ 請看影片一:Tent-Mark Designs Circus TC搭設方式 ]

 

而這塊五角形的布

可以拿個D扣把連續的三個角的布環扣起來

連同剩下的兩個角的布環

形成立體錐的形狀

就可以放到單峰峰頂作為連結天幕來用

[ 請看影片二:連結布使用方式 ]

 

¯¯¯影片一:Tent-Mark Designs Circus TC搭設方式 

 

¯¯¯ 影片二:連結布使用方式

 

 

決定自己來做一塊連結布

翻了家中的購物袋

找到一只不常用的La New帆布購物袋

顏色跟棉單峰不會差太多

決定拿它來修改

因為這個袋子的布料比較薄

所以將兩層車縫在一起

 

只會簡單操作裁縫機

堅固顧得到

美觀就隨便了

最終尺寸是30公分x30公分正方形的布

四個角分別車上織帶

織帶是兒子淘汰的水壼上的背帶

最後

中間還剪了個洞

為了怕布會從洞的地方撕裂

所以洞的周圍像縫鈕釦洞一樣車了幾圈

車好的樣子實在跟想像中的有落差

哈哈~

 

為什麼要有個洞呢?

因為我也想跟搭設Circus TC一樣

先把棉單峰的四個營釘下好再搭

Circus TC的搭設方式

就可以準確下釘成正方形

確保單峰搭起來正方不歪斜

 

這個週末

利用去鄉下玩的機會

把這塊連結布拿出來試用

果然是棒的主意

可以連結單峰帳跟天幕

 

不過

Soulwhat棉單峰太矮了啦

柱子只有210公分高

天幕的地方都頂到頭了~

 

DSC_7267-.jpg

DSC_7270-.jpg  

DSC_7243-scale.jpg

DSC_7244-.jpg

DSC_7243-hole.jpg

DSC_7167--.jpg

DSC_7246--.jpg

DSC_7198-.jpg

DSC_7170-.jpg

DSC_7173-.jpg

DSC_7177-.jpg

DSC_7180-.jpg

DSC_7181-.jpg

DSC_7185-.jpg

DSC_7188-.jpg

DSC_7189-.jpg

DSC_7190--.jpg

DSC_7194-.jpg

DSC_7174--.jpg

DSC_7228-.jpg

DSC_7202-.jpg

DSC_7203-.jpg

DSC_7205-.jpg

DSC_7209-.jpg

DSC_7232-.jpg

DSC_7213-.jpg

DSC_7214-.jpg

DSC_7226-.jpg

 

 

文章標籤

tsais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